与离子型相比,非离子型化学破乳剂有如下优点:(1)用量少。剂量约为20~50mg/L;(2)不产生沉淀。优秀的缓蚀剂一般不会同油水混合物中的盐类和酸类起化学反应,在管路和设备内产生沉淀;(3)脱出水中含油少。非离子型化学破乳剂仅破坏W/O型乳状液,破乳时一般不生成O/W型乳状液,脱出的水清澈,水中含油少;(4)脱水成本低。虽然非离子型破乳剂的单价较高,但用量仅为离子型破乳剂的几十分之一,故使原油脱水成本降低。由于非离子型破乳剂的上述优点,在原油脱水中已取代阴离子型破乳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溶解性能,非离子型破乳剂可分为水溶性、油溶性和部分溶解于水、部分溶解于油三类。(1)水溶性破乳剂,可根据需要配制成任意浓度的水溶液。(2)油溶性破乳剂的特点是不会被脱出水带走,且随着水的不断脱出原油中破乳剂的浓度逐渐提高,有利于净化原油水含率的继续下降。油溶性破乳剂的分子量较水溶性大,净化油的能力比水溶性高,但有时脱出水含油率稍高。缓蚀剂公司(3)部分溶于水、部分溶于油的破乳剂能增加使用的灵活性。
近日,我院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专项课题组成功研发出“海洋石油污染高效快速处理剂”,并申报四项发明zhuanli。石油是海洋环境中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由于清除海上溢油的方法落后,容易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针对该问题,我院教授和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老师、研究生组成专项课题组,并与江苏理文集团正式在 “海洋油污染快速处理和回收技术” 项目上开展合作,进行科技攻关。2016年,双方共同研发出“海洋石油污染高效快速处理剂”。该驱油剂使用后能快速将漏油吸进油箱,具有应用和产业化前景。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驱油剂含有含氟甜菜碱类化合物,回收速度为55cm/4s,比目前国际通用的驱油剂快3-7cm/4s,回收率高达99.8%,可满足海洋石油开采与运输的需求。此外,在实现产业化目标后,预计中海油及沿海城市将将其应用作为海上溢油事故的应急物资储备,还可将其作为高科技出口产品,远销海外。
驱油剂,(oil-displacing agent),一种在石油钻探开采时用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助剂。中文名 驱油剂 外文名 oil-displacing agent 常用驱油剂 聚合物型驱油剂 用 途 提高原油采收率 常用的是聚合物型驱油剂。如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用0.05%的水溶液能渗入油层岩隙而多出油20%~30%,大致每用1kg驱油剂可以多出原油10桶(1590L)。 聚合物溶液和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与醇配成的微乳液)的分段驱油,能将岩层毛细管中的原油驱替出来,收效几乎100%。
驱油剂是一种在石油钻探开采时用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助剂。 常用的是聚合物型驱油剂。如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用0.05%的水溶液能渗入油层岩隙而多出油20%~30%,大致每用1kg驱油剂可以多出原油10桶(1590L)。 近年发展起来的聚合物溶液和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与醇配成的微乳液)的分段驱油,能将岩层毛细管中的原油驱替出来,收效几乎100%。驱油剂已进入产业化前期研究阶段,预计在近两年投产,并分别申报了一种含氟羧酸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效表面活性剂及其合成方法,一种含氟烃基磺酸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合成方法,一种含氟烃基羧酸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四项发明zhuanli。
公安备案号:冀公网安备13098302131343号